网站导航

电话
短信
地图
News

beat365新闻资讯

分类
beat365官方网站建筑系大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创作出大师级作品能否被老师肯定?时间:2024-03-11 01:27:10

  beat365官方网站建筑系大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创作出大师级作品能否被老师肯定?设计是一个复杂系统,是一个从概念到方案到物化到建造到著书立说的开枝散叶的综合过程。仅以学生作业的几张图纸/透视/模型呈现,脱离了具体环境/背景/技术,如此抽象的存在,99%是缺乏评价体系去判定是不是大师级方案的。

  留下1%的例外,是因为想到上世纪黄金年代有些实验性的设计探索,确实是近乎于脱离物质世界的、抽象的存在:比如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伯纳德.屈米beat365、丹尼尔.里柏斯金德。

  这里面包含题主提到的央视大楼和银河SOHO的设计师。于是我就去搜了一下他们的毕业设计。然后,我就发现,这1%的例外其实也不存在。我所以为的大师的学生时代牛作,其实都不是学生时代的了,都是毕业后的几经发展的成熟作品了。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大师级作品,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打磨出来的。

  至于他们真正的毕业设计作品,我也搜到了(除了毕业于ETH Zurich的屈米的毕业设计找不到)。和我原有的印象还是有点差距的。虽然有着远超我辈俗人的惊艳,但也都是处在青涩的学习和萌芽时期(比如扎哈毕设里马列维奇的影子,库哈斯毕设里Superstudio的影响),其实也还算不上大师级作品呢。。。见下图:

  最后解释下第一句话:先不说大师不大师的,能呈现出惊艳设计的学生,哪个不是又有横溢才华、又有钻研精神、又有自我方向的大牛,谁会在乎老师的肯定不肯定,来提这种对立问题呢~

  你说的银河SOHO、CCTV或者国家大剧院,在学生看来也就是一创意一形式。但人家是实实在在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已完成的工程。这么说吧,让你坐时光机穿越到以前,你知道这楼外观大概是啥样你也做不出来。

  也可以想象你交给老师的无非也就一轴测图,一效果图,天马行空的东西做的比扎哈科幻的学生一大堆,做的比库哈斯直接粗暴的也一大堆,区别是学生的是图纸人家的是建筑。图纸与建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远到你都觉得这两样没啥区别了,来知乎问这个问题。

  不是有句话来形容建筑师工作嘛:戴着枷锁的舞蹈。你看到一个舞蹈跳得贼好的,你指着他说:你看他跳得跟我差不多了。对,他是跳得很好,好到你都忘了他还戴着枷锁。

  连设计课老师都怼不过,离当大师还有几个位面的距离。你连门在哪里都不知道。得怼赢你的甲方,那帮专业精明见多识广心理素质强悍的中老年男性,然后怼赢主管部门,然后怼赢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材料商。

  很多学建筑的,以为做设计就是做题主问题了,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以为做设计就是开个奇葩脑洞,脑洞越奇葩,设计就越好。

  其实一个建筑之所以是那样,背后有深刻的政治文化历史原因,你清楚国家大剧院,央视大裤衩为什么会是那样吗????清楚为啥到了现在要说“不要整奇奇怪怪的建筑?吗????

  你知道国家大剧院,央视大裤衩之前,帝都的建筑是啥原则,谁提的吗????为什么????这些我就不展开了…………到30岁,能把这些想明白,就不错了!

  所以,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做白日梦了,其实好多学建筑的,是喜欢这种高谈阔论的”建筑文青“的感觉。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吧。和老师多扯扯淡,YY下自己画点图就是大师!

  而且题主,yy自己当大师,最后居然问,能不能被老师认可…………这种心气当个毛线的大师。大学里那帮老师,厕所都画不明白!你居然要他们认可……………………哈哈哈哈哈哈。

  首先,建筑不是个人的作品,建筑背后是一群人甚至是一帮公司,一个完整行业的支撑,所以“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银河SOHO等作品”,你指的是那个“点子”?还是带有形体的完整空间方案?还是一个完整的、带有结构和设备的一套图纸?还是说服甲方决策者去实行一个天马行空的点子?还是组织其几十人的团队然后把上面提到的都做出来的能力?

  然后“如果是一位建筑系学生交出的作业”,那你能不能获得认可要看你的课程要求,你都说是作业了。

  最后“会得到老师十分的肯定吗?”,那要看你的老师,有些老师就是只要你不安它/他/她的路数做,不管你做的好不好都会否定你。

  英国ZHA(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团队完成方案设计和立面系统的技术设计;北京建院BIAD(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地下部分方案设计、建筑专业平面系统初步设计和机电专业初步设计以及全部专业施工图设计。另外,结构专业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机电专业方案设计由柏诚公司完成。

  换一种提法:那些著名建筑设计方案如果是由一个无名小卒提出,还会受到现在它们所受的肯定和推崇吗?

  甲方和民众在评价你的方案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对你的设计成果做出客观评价,他们也在对你的社会地位和权威性进行评价。

  很多时候一些方案设计(仅仅只是说方案设计)的难度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低得多,最后建成落地的也不一定就是那个唯一解,甚至并不一定是最优解。

  但是有些情况下甲方或者民众并不是需要一个真正有高水平的设计,只是需要一个象征,一个符号,来为工程投入提供一些合理性。

  在各种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指标相差不愿的情况下,最后中标的一定不是那个有一点点技术优势的方案,而是那个能够让民众和甲方“放心”的方案。

  甚至说得离谱一点,你的社会地位够高的话,信不信就是设计一坨翔出来,也会有人去分析你那坨翔背后的建构逻辑的合理性是如何的高大上。

  但是也不要因为这么点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太愤世嫉俗了,几乎任何一个跟主观审美沾点边的行业顶尖都不是仅仅靠事情办得漂亮就能爬上去的,本来一个行业所有的人都惟金字塔尖的那么几个人是从就是挺蛋疼的事儿,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学建筑和景观的同学多多少少会知道这个建筑,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建筑在纪念性建筑历史上的意义是超过了绝大多数建筑大师的作品的。

  1980年7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个地方,正是斯克鲁格思们朝思暮想的所在,尽管这座纪念馆建在了联邦土地上,但其建设资金全部由私人捐助。这年秋天,由美国建筑家学会组织,在全国公开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投稿者必须是年满18岁以上的美国公民。结果,在征集过程中一共收到1421个应征方案。方案设计者被隐去姓名,由8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组成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

  1981年5月1日,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林璎的被登记为1026号的设计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虽然她的设计方案没有立即引起普遍认同,最后大多数对此方案持否定态度的人最后终于被说服,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活人和死人)将在阳光普照的世界和黑暗寂静的世界之间(再次会面)。”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协会却表示不满越战士兵的雕像(三个士兵分别代表白人、黑人、拉丁裔)。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与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硫磺岛升旗雕塑那样反映传统军队形象不同,她的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由于她是华裔,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

  但是在重新组织评审团后,第二次评审结果她的设计仍然获得第一名。委员会为慎重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觉得仍然是一个佳作,就拒绝了的要求。当时,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暂停工程进度,并要求在V字型建筑的中间,放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林璎面临种种压力仍不肯妥协,毅然要求撤回自己设计人的名字,因为,她觉得如此这般的要求和篡改,已经破坏了她的原设计精神,刻上她名字不但是个谎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在她的坚持下,插国旗之举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也被移往V型碑石的侧面。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出资人的刁难,最后决定将她的设计和第二名的设计一起在华盛顿特区建造,但落成后,第二名的设计只是三名越战士兵的塑像,无人问津,她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成为当地的著名建筑,游人络绎不绝。

  1982年3月11日,林璎的设计获得最后批准。3月26日工程动工,当年10月纪念碑主体就基本完成了。这些黑色的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美国佛蒙特州切割,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这些姓名都一般大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0.09厘米。就是因为林璎的坚持原则和据理力争,我们才能看到今日的越战纪念碑,才能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女性的原创精神。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1980年秋,那年我和其它五名学生正打算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主要强调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处理“死亡”这个主题。整个学期我们做了许多相关的设计,有一个同学,我忘了是谁,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于是我们想,何不把它作为毕业设计呢?我们来到将要修建纪念碑的地点华盛顿。当我站在那里时,开始本能地想象着自己用小刀将地面立体切开并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另一边指向华盛顿,上面还按顺序刻着阵亡者的名字。这时有一位同学收到了纪念碑的设计手册,其中明确规定纪念碑上必须刻有全部57000多名阵亡者的名字。于是我说:“太妙了!”将名字逐一镌刻在黑建筑的成功借景色反光的地表上。正是这样的一座纪念碑!”(摘自林璎自述)

  “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摘自林璎自述)

  但引用这个故事,是想要告示有理想的建筑学生:你们是有能力和可能作出大师级别的作品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做好设计最重要,作品首先能打动自己,作品的创作一定要是自己的百分努力的成果。自信要有,努力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也要有。

  我觉得一定要有好的老师,老师要有识别出作品中闪光点的能力,并且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优化作品。既不是一味的把自己的经验判断与个人爱好强加给学生,也不是完全的放任自流。很多大师作品的最初设想在大学期间其实就产生了,比如王澍,扎哈等人。如何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是个很值得思考的地方。

  像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银河SOHO这样的作品,是很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里面好的地方大家有目共睹,有争议的地方也很多。而现在的学生受建筑媒体的影响,加上掌握新的设计技术的优势,很容易做出很夸张的作品出来。这样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静下来的分析这些设计的利弊,如何

  作为建筑学生,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现实中的建筑能够建成beat365,现实中的大师能够成为大师,原因是很多样且复杂的。像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银河SOHO这样的作品,靠的不只是一个闪光的点子,更深的是大师的一套完善的设计逻辑与表达目的。在之后是复杂的商业逻辑,项目评定,以及工程技术考量。所以在学习建筑的时候不要只追求设计上的一个点,而要从更深的地方去思考。

  我依然觉得学生要多去尝试,比如去参加竞赛,同时在竞赛的时候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设计想法,而不是投机取巧。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多为建筑学生与青年建筑师提供更多的,公平竞争的机会。试想如果当年越战纪念碑的评审团不是匿名选择,而是优先考察设计者的背景的话,这个世界上大概会少了一个优秀的建筑,少了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以及少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您可以开动搜索引擎,不一会儿就会找到一位七八十年代,在一个本国顶级竞赛上一举成名的丹麦建筑学生,时年大二。他的方案,名叫「方舟」;主题大概是一座航海或者海事博物馆,丹麦国家级的。

  虽然他老人家大二就成名了,但这个方案跟了他少说也小十年。毕竟他是设计者,他是负责人,他只能与时俱进,直到最后造出来。

  结论是,设计学科不同于高精尖技术,大二学生提出来伟大构想,会不会老师眼瘸不识货?一边问一边搓手着。不存在的,造房子又不是造火箭,你大胆人家不怕,大胆又不稀罕,稀罕的是脑壳清爽,安排妥帖,大胆得不瞎搞,不乱套——这些,大二的人也不是办不到,至少可比大二提出相对论的,要多得多。但重要的还是,你能一以贯之拎清楚,而不是想着异想天开就发一笔洋财,不存在的。

  对了,林璎也是大二就拿下了越战纪念碑头奖的哦,并没有被不认可。然后呢?然后才是重头戏:坚持,贯彻beat365,尤其面对汹汹的越战老兵抗议团伙……

  大可不必嘲讽那些有梦想的学生,毕竟曾经有不少人在读时就达成了高光时刻。转院生贝聿铭同学的展厅设计、林璎的B+作业美国越战纪念碑等等,超级天赋的灵光一闪和超级伯乐慧眼发生碰撞,就能留下一段佳话。

  话说到建筑设计艺术,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有很大的区别,在后两者的领域里,更容易出现少年天才,“自闭症天才儿童画家”和“七盏红灯照亮我的前程”等反英雄式案例时有发生,如《雷雨》就是曹禺还没从清华毕业时创作出来的。

  而传统意义的建筑设计,需要积累的知识量太大,题主举例的银河SOHO和央视大楼从规模而言是非常不合适的,甚至是好高骛远的,这说明对建筑设计的理解还停留在form层面。在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被主流评论家们提倡。

  再说一说我们的建筑学大学教育,从我身边的例子来看,同班同学中公认设计好的几位(包括在下,课程设计80%以上留给下几届作示范作业)都选择了进入社会,而留校的几位全是本校教工子弟,有的则是一路从小学保送入大学。更有一位设计课成绩垫底的体育保送生,回到出生地的南方某大学任教,最近升了该校规划系主任。

  或许他们在毕业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另有际遇,但至少在本科阶段,设计课作业都蒙老师放水才通过,这一类老师比例不在少数,我对他们能否发掘出学生中的天才深表怀疑。

  大抵的情况就像江南七怪发现自己带的中专生郭靖具备了博士的理论水平,第一反应是要废掉他的武功。

  风清扬毕竟是少数,江南七怪们才是社会的基石。还有少林寺正高级教授们要废掉没学籍的旁听生张君宝时,先站在道德高地深深地歧视一番,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愿郭靖和张君宝们都得遇明师,不过仍然先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遇到适合自己的类型时把握机会,大放异彩。

  标签化,是评价体系中一个很常见到的思维方式。任何建筑设计,也都免不了被贴标签。建筑最常被贴的标签包括“房子”、“建筑”、“设计”。好一点的会贴上“作品”,再好点的是“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建筑中最无上光荣的标签就是“大师级作品”

  要获得这个标签,首先创作者本身需要具有一定的业内认可度。其次该设计要确实有过人之处,能得到大多数业内人士的点赞,才会被业内给贴上去。创作者本人不会去给自己的设计贴这样的标签,无论是出于自身修养还是业内潜规则,这几乎都是不被允许的

  回到建筑系学生这一角度来说,能否真的设计出这样的建筑是次要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你没有让别人来贴标签的身份认同,这是一个最关键的点。你的设计最可能被别人贴上的标签就是“学生作业”,好一点的就贴上“优秀学生作业”,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没有人会给贴上“大师级作品”的标签

  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说,他们应该都清楚,大学建筑教育都有“大师化”的倾向。学生在设计作业中去模仿借鉴大师级作品,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好点的老师看到这样的作业,他不会肯定你,也不会否定你,会和你讨论真正落地的建筑作品是怎么在各专业配合和妥协之下完成的,也会指导你如何逻辑化的去开展设计,避免你认为做设计就是为了“大师而大师”;一般的老师,可能就直接否定你了,至于具体的原因,甚至都懒得和你讲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老师不会给你肯定。另外再提醒一下,学生时代做建筑设计作业,最关键的是过程而非结果。也就是你对于设计的整个思考、发散的演化以及其中的逻辑。这会在课程作业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中,呈现在老师面前。你的灵感、思考和老师思维的碰撞,才是你完成设计作业中最应该重视的点,也是你成长的最佳养分。而不是每天梦想着,来个好的题目,找一个牛逼的大师建筑,借鉴模仿出来一个“大师级作品”,最后震撼老师,惊艳整个学院。这不是一个好的学习的态度和思路

  学生阶段创作的大师级作品当然能被老师肯定,别说是学生阶段,就是生下来自带大师图纸,也会被老师肯定。

  回到这个问题上,它用了一种充满矛盾的组合作为其前提,即,“学生阶段”+“大师级作品”,然后举了大剧院,央视大楼等例子。

  虽然学校里一直在教,“形式追随功能”。但是,酷炫的排版,不知所云的分析图,形式感炸裂的效果图,这些才是真正抓人眼球的东西,而当所有人都被视觉的东西吸引走后,那建筑设计就演变为大型雕塑或者平面设计了。

  分析图找一些案例,提取他们的配色方案,研究他们的分析思路,几个小时就能结合自己的设计以假乱真。

  排版更是简单到不行,把已有图按照平面设计的法则往上放就行了,如果感觉麻烦,找个喜欢的排版,它放什么图,跟着就行。

  但是,这些东西是建筑吗?如果是,它们能解决建筑的问题吗?它们能回应场地,能布局功能,能排好流线吗?说到底,这些只是建筑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建筑本身。除了这些表达形式外,即使建筑形式能被称作建筑的一部分,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为无法代表全部。

  因此,即使能做个大师级的形式,那也离建筑十万步千里。因为在前期设计时,一个建筑可能作出多个模型,来逐渐推敲形式。况且,这还只是建筑设计阶段,只有建筑师来参与。

  以上这些设计都需要建筑师深度参与,涉及到和各类设计人员沟通协调,但是,学生阶段,连土木系的同学都没认识几个,更不用说其他设计师。那么,缺少了这些设计的参与,还算一个大师级作品吗?

  当然,极端情况下,有些人是学校的交际花,各个专业都有所涉猎,为了建筑梦想,不惜参加各种交际舞会,只是为了让别人给改改设计。最后成功在设计阶段把各类问题都有了自己的回答,而这可能只是噩梦的开始。

  当然,可能很多建筑师设计阶段完成后,就觉得完成工作。但是,作为一个大师级作品,少了施工服务还算得上大师级吗?大师能放心自己不能控制施工吗?这些,学生阶段能做吗?就是想做,老师能放心学生单枪匹马去工地调研吗?

  不过,这些和建筑师关系就不是很大了,更多的是甲方主导。可是,大师级作品能放过这些事不考虑吗?一个没人用的建筑,别说大师了,能称得上建筑吗?

  所以,学生阶段创造大师级作品本身就是天方夜谭,试图通过一个绝妙的点子获得老师的肯定,更像是设计作业偷懒被老师拆穿后的垂死挣扎。

  现代建筑早已不是一两个人几天搭的茅屋,也不是设计师消耗社会资源的自我表达,而是一种涉及到各个行业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集社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公共空间。建筑师也只不过是在这一巨大机器中的一个可替换齿轮。

  1)央视大裤衩,银河Soho是你心中的“大师级作品”代表,这里我把五个字理解为一个词,主要说的是一个大作而不是关注建筑师。

  2)建筑师是靠才气/天分/个人能力来做设计/概念/画图,好像设计落地的过程不在视线)大多老师水平一般,有可能无力判别我(潜在的天才)的能力,进而磨灭我的灵感把大师扼杀在摇篮里。

  1)一个好作品不是靠视觉上的刺激和概念上猎奇来评判的。这是希望所有学生牢记的一点。媒体时代有太多图像刺激,把建筑本身的体验剥离了。追求视觉绝对不是建筑学的本质,不是好作品的目标。

  拓宽自己的视野,并远离营销媒体。先保持自己对作品有一个靠谱的判断。看看一流的建筑大师的你觉得很平淡的作品是怎么几十年来还被人津津乐道的。看看阿尔托的小房子,看看悉尼歌剧院那种你一定认为是大作的建筑师伍重给自己盖的小自宅,也可以看看张轲怎么靠几个小院子得到世界的认可。

  就算真的喜欢大裤衩,银河Soho,你也要知道该看什么。大裤衩立面的斜交网格是干嘛的?是结构的话为什么有的网格没有落地,悬空就结束了?大裤衩是只有那一栋楼吗?横着的部分里面核心筒和管道怎么做的啊?这些问题都是一个项目能不能落地的关键。你的项目要是考虑过这些,我觉得老师会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

  2)如1所提到的,建筑有太多你没看到 但是很要命的要素。这就证明了一个好作品不是在纸面上的,而是要落地的。落地过程中结构协作,满足政治和政策约束,在陌生国情中的施工控制,预算有限情况下的材料选择。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建筑的能力体现。

  概念不值钱的,更何况学生大多概念是一厢情愿的对任务书场地的解读。其实小学生也可以说我要这样这样大裤衩的一个房子,他们也能说出理由。只不过他们不会画图,也解决不了实现的可能。

  天分有用,比如观察力和领悟能力是对学好建筑非常重要的。但是建筑学中经验和学习是因远远胜过天分的重要性的。

  3)首先绝对不可和老师有抵触心理,这样你没法学习。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的天才,闭门造车,那绝对是自掘坟墓,搞不好愤世嫉俗。大多数非一流高校的老师能力是一般,但是教本科生是绰绰有余。他们见过的项目比你多的多,大多还有博士学历 逻辑思维应该基本过关。何况一般的甲方比老师的态度,专业能力,评判标准都差得远呢。你要是连对老师的心态和关系都处理不好,趁早转行不要做建筑了…

  面对各种限制要素打太极一样优雅的解决出来,才是厉害。比较明显的就是可以看日本建筑师在市区极小的空间内如何应对。建筑最终是要落实到体验的学科,不是被国内大量讲大话搞美图的资本建筑市场/媒体带偏了。